
輻流式沉澱池內水流的流態爲輻流形,因此,汙水由中心或周邊進人沉澱池C中心進水輻流式沉澱池的進水管懸吊在橋架下或埋設在池體底板混凝土中,汙水首先進人池體的中心管內,然後在進人沉澱池時,經過中心管周圍的整流板整流後均勻地向四周輻射流動,上清液經過設在沉澱池四周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汙泥沉降到池底,由刮泥機或刮吸泥機刮到沉澱池中心的集泥鬥,再用重力或泵抽吸排出。
周邊進水輻流式沉澱池進水渠布置在沉澱池四周,上清液經過設在沉澱池四周或中間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汙泥的排出方式與中心進水輻流式沉澱池相同。
輻流式沉澱池基本要求如下:
(1)圓池的直徑或方池的邊長與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采用6-12,池子的直徑一般不小于16m,大可達100m。池底坡度一般爲0.05~0.10。
(2)通常采用機械刮泥,再用空氣提升或靜水頭排泥;當池徑小于20m時,也可采用鬥式集泥(一般爲四鬥)。汙泥可用壓縮空氣提升或用機械泵(潛汙泵、螺旋泵等)提升排出,也可以利用靜水頭將汙泥輸送到下一級處理系統。
(3)進、出水的布置方式有中心進水周邊出水、周邊進水中心出水和周邊進水周邊出水三種形式。
(4)當池徑小于20m時,一般采用中心傳動的刮泥機,其驅動裝置設在池子中心走道板上。當他徑大于20m時,一般采用周邊傳動的刮泥機,其驅動裝置設在桁架的外緣。
(5)刮泥扒的旋轉速度一般爲1~3r/h,外周刮泥板的線速度不能超過通常采用1.5m/min。
(6)出水堰前應設置浮渣擋板,浮渣用裝在刮泥機桁架一側的浮渣刮板收集。
(7)周邊進水的輻流式沉澱池效率較高,與中心進水、周邊出水的輻流式沉澱池相比,表面負荷可提高1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