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流式沉澱池表面形狀一般爲長方形,水流在進水區經過消能和整流進入沉澱區後,緩慢水平流動,水中可沉懸浮物逐漸沉向池底,沉澱區出水溢過堰口,通過出水槽排出池外。
平流式沉澱池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澱池的長度多爲30~50m,池寬多爲5~10m,沉澱區有效水深一般不超過3m,多爲2.5~3.0m。爲保證水流在池內的均勻分布,一般長寬比不小于4,長深比爲8~12。
(2)采用機械刮泥時,在沉澱池的進水端設有汙泥鬥,池底的縱向汙泥鬥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爲0.01~0.02。刮泥機的行進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爲0.6~0.9m/min。
(3)水平流速是指水流在池內流動的速度,平流式沉澱池作爲初沉池時,大冰平流速爲7mm/s,表面負荷爲1~3m3/(?·h);作爲二沉池時,大水平流速爲5mm/s。
(4)入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人流方式有溢流堰-穿孔整流牆(板)式、底孔人流-擋板組合式、淹沒孔人流擋板組合式和淹沒孔人流-穿孔整流牆(板)組合式等四種。使用穿孔整流牆(板)式時,整流牆上的開孔總面積爲過水斷面的6%~20%,孔口處流速爲0.15~0.2m/s,孔口應當做成漸擴形狀。
(5)在進出口處均應設置擋板,高出水面0.1~0.15m。進口處擋板淹沒深度不應小于0.25m,一般爲0.5~1.0m;出口處擋板淹沒深度一般爲0.3~0.4m。進口處擋板距進水口0.5~1.0m,出口處擋板距出水?g板0.25~0.5m。
(6)平流式沉澱池容積較小時,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鬥內,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沉澱池采用多鬥排泥時,泥鬥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數一般不能超過兩排。大型平流式沉澱池一般都設置刮泥機,將池底汙泥從出水端刮向進水端的汙泥鬥,同時將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7)平流式沉澱池非機械排泥時緩沖層高度爲0.5m,使用機械排泥時緩沖層上緣宜高出刮泥板0.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