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泥好氧消化一般有三種工藝:CAD、A/AD、ATAD。
’⑴CAD工藝
傳統的好氧消化工藝(ConventionalAerobicDigestion,CAD)的構造及設備與傳統活性汙泥法相似,但汙泥停留時間很長,其常用的工藝流程主要有連續進泥和間歇進泥兩種,如圖8-3所示。
泥法相似。規模較小汙水處理廠的好氧
消化池,可采用間歇進泥,定期的進泥和排泥,通常每天一次。
影響CAD運行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溫度溫度對好氧消化的影響很大,溫度高時,微生物代謝活性強,
減速率較大,達到要求的有機物VSS去除率所需的SRT短.當溫度降低時,
汙泥穩定處理的目的,則要延長汙泥停留時間。'
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可用公式表示:
kz/k\=d(T2—T\)
式中h,kz——溫度、T2時的反應速率;
Ti,T2——溫度,°C;
9——溫度系數,0=1.058。
②停留時間SRTVSS的去除率隨着SRT的增大而提高,.但是相應地處理後剩余物中的惰性成分也不斷增加,當SRT增大到某一個特定值,即使再增大SRT,VSS的去除率也不會再明顯提高。對活性汙泥比耗氧速率(SOUR)也存在着相似的規律,SOUR隨SRT的增大而逐漸下降,當SRT增大到某一個特定值,即使再增大 sRT, sOUR也不會有明顯下降。這一特定的點與進泥的性質、可生楊降解性及溫度有較大關系,一般溫度爲20°C時,SRT爲25~30d。
③pH值汙泥好氧消化的速率在pH值接近中性時大,當pH值較低時,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受到抑制,有機物的去除率隨之降低。在CAD工藝中,會發生硝化反應,消耗堿度.引起pH值下降至4.q#~5.q#。因此大部分的CAD工藝中都要添加化學藥劑,如石灰等來調節pH值。
④曝氣與攪拌在好氧消化中.確定恰當的曝氣量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爲微生物好氧消化提供充足的氧源(消化池內DO濃度大于2.0mg/L),同時滿足攪拌混合的要求,使汙泥處于懸浮狀態。另一方面.若曝氣量過大會增加運行費用。好氧消化可采用鼓風曝氣和機械曝氣,在寒冷地區采用淹沒式的空氣擴散裝置有助于保溫,而在氣候溫暖的地區可采用機械曝氣。當氧的傳輸效率太低或攪拌不充分時,會出現泡沫問題。
⑤汙泥類型CAD消化池內汙泥停留時間與汙泥的來源有關。一般認爲,CAD適用于處理剩余汙泥,而對初沉汙泥,則需要更長的停留時間。這是因爲
初沉池汙泥以可降解顆粒有機物爲主。微生物首先要氧化分解這部分有機物,合成新的細胞物質,只有當有機物不足時,才會消耗自身物質,進人內源呼吸階段。
CAD工藝具有運行簡單、管理方便、基建費用低等優點。但由于需長時間連續曝氣,運行費用較高。受氣溫影響較大,在低溫時處理效果變差,而且對病原菌的滅活能力較低。另外.CAD工藝中會發生硝化反應,一方面消耗堿度,引起pH值下降,另一方面因硝化反應耗氧,而致使供氧的動力費用提高。這就促使人們對傳統好氧消化工藝進行改造,提出了缺氧/好氧消化工藝(A/AD)。
(2)A/AD工藝
缺氧/好氧消化工藝(Anoxic/aerobicDigestion,A/AD)即在CAD工藝的前端加一段缺氧區.使汙泥在該段發生反硝化反應,其產生的堿度可補償硝化反應中所消
耗的堿度,所以不必另行投堿就可使pH值保持在7左右。A/AD工藝需氧量比CAD工藝要少。
工藝
|
優點
|
缺點
|
|
提供pH控制
|
工藝較新,運行經驗少
|
缺氧好氧消化(A/AD)
|
其他同CAD
|
動力費用仍較高其他同CAD
|
|
SRT短、反應器體積小
|
機械設備複雜
|
|
抑制硝化作用,需氧量相對少
|
泡沫問題
|
ATAD
|
沒有pH值下降
|
新工藝,經驗少
|
對病原菌的殺滅效果好
|
動力費仍舊相當高
|
|
比CAD、A/AD能耗低
|
需增加濃縮工序
|
|
脫水性能可能優于CAD及A/AD
|
進泥中應含有足夠的HJ•降解固體
|
圖8-4中介紹了A/AD工藝的三種常見的流程圖。其中,I工藝可實現對間歇進泥的CAD工藝的改造,通過間歇曝氣產生好氧和缺氧期,並要在缺氧期加攪拌設備而使汙泥處于懸浮狀態,促使汙泥發生充分的反硝化。n工藝、ffl工藝是將缺氧區和好氧區分建在兩個池子裏,而且兩工藝都需要硝化液回流,以提供反硝化所需的硝酸鹽。
A/AD消化池內汙泥濃度及汙泥停留時間等都與CAD工藝相似。CAD和A/AD工藝的主要缺點是供氧的動力費較高、汙泥停留時間較長,特別是對病原菌的去除率低。’將溫度提?到高溫範圍(43~70°C)會大大提高對病原菌的去除,由此而開發了高溫好氧消化工藝。
.(3)ATAD工藝
自熱高溫好氧消化工藝(AutoheatedThermophilicAerobicDigestion,ATAD)利用有機物好氧氧化所釋放的代謝熱,達到並維持高溫,而不需要外加熱源。由于采用較高的溫度,消化時間大大縮短(約6d),高溫好氧消化具有較高的懸浮固體去除率,並且能達到殺灰病原菌的目的,見圖8-5。
圖8-5ATAD工藝流程
達到自熱高溫好氧消化通常需要以下三個條件:
①進泥首先要經過濃縮,MLSS濃度達40000~60000mg/L(或VSS濃度少爲25000mg/L),這樣才能產生足夠的熱量。
②反應器要加盖,采用封閉的反應器,同時反應器外壁還要采取絕熱措施,以減少熱傳導的熱損失。
③采用高效氧轉移設備減少蒸發熱損失,有時甚至采用純氧曝氣。
爲防止短流並盡量殺滅病原菌,典型的ATAD系統一般采用間歇(分批)操作,至少兩個反應器串聯運行。第一段溫度通常爲45°C左右,一般不超過55°C。第二段溫度通常爲50~60°C,一般不超過70°C。
ATAD工藝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進泥的要求進入ATAD的汙泥均應先進行濃縮,一方面可以減少消化反應器的體積.降低攪拌和曝氣的能耗。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足夠的熱量,’使反應器溫度達到高溫範圍。一般汙泥經過重力濃縮即可滿足要求。汙泥負荷爲F/M=0_1~0.15kgBODs/(kgMLVSS.d)的汙泥適合用ATAD法處理。
②曝氣和攪拌ATAD采用高效率的曝氣系統,氧轉移率一般大于15%,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能量消耗,還可降低因供氧造成的熱能損失。在ATAD中由于進泥的濃度相當?,再加上高溫的作用,一般會有泡沫產生,有時甚至相當嚴重。因此在ATAD設備中應提供相應的泡沫控制設備。
③pH值在ATAD中,由于高溫抑制了硝化細菌的生長繁殖,硝化作用一般不會發生,因此需氧量會比CAD大大降低,同時在CAD中由于硝化作用而使pH值降低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實際上,在ATAD中pH值通常可以達到7.‘2~8.0。而pH值的提高也會相應地提高對病原菌的滅活。
ATAD法能加快生物反應速率,使需要的消化池容積縮小;能殺滅大部分的病原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同時由于高溫抑制了硝化作用,大大減少了氧的需求。這些優點使得ATAD在北美和歐洲的一些小型汙水廠被廣泛采用。
20世紀80年代以後,人們又開發了一種兩段消化工藝將自熱高溫好氧消化工g藝與中溫厭氧消化工藝相結合,即以一個一段的高負荷ATAD系統對汙泥進行預處理後再進人中溫厭氧反應器。工藝流程如圖8-6所示。
各汙泥好氧消化工藝的比較及應用如表8-7所示。
相關当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