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汙泥濃度
指單位體積混合液含有的懸浮固體量或揮發性懸浮固體量,單位爲mg/L或g/L。活性汙泥法中適宜的汙泥濃度一般爲2500~4000mg/L。
(2)汙泥沉降比SV
汙泥沉降比(SV)是指將1000mL混勻的曝氣池活性汙泥混合液倒人lOOOmL量筒中,靜置沉澱30min。則沉澱汙泥所占混合液體積之比爲汙泥沉降比(%),又稱汙泥沉降體積(SV30),以“mL/L”表示。因爲汙泥沉降30min後,一般可達到或接近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時間作爲測定該指標的標准時間。也可以15mm爲准。汙泥沉降比SV30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通過觀察汙泥沉降比可以發現汙泥性狀的很多問題,如上清液是否清澈、是否含有難沉懸浮絮體、絮體粒徑大小及緊湊程度等。
(3)汙泥體積指數SVI
汙泥體積指數(SludgeVolumeIndex, sVI)是表示汙泥沉降性能的參數。汙泥指數反映活性汙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汙泥指數過低,說明泥粒細小、緊密,無機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指數過?,說明汙泥將要膨脹,或已膨脹,汙泥不易沉澱,影響對汙水的處理效果。對一般城市汙水,在正常情況下,汙泥指數一般控制在50~150爲宜。對有機物含量高的廢水,汙泥指數可能遠超過以上數值。
(4)容積負荷
每立方米池容積每日負擔的有機物量,一般指單位時間負擔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數(曝氣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和生物濾池)或揮發性懸浮固體公斤數(汙泥
消化池)。其計量單位通常以kg/(m3• d)表示。用容積負荷來評價生化裝置的實際處理負荷及在相同條件下操作管理的優劣是比較簡便而直觀的。
(5)水力停留時間
水力停留時間是指待處理汙水在反應器內的平均停留時間,也就是汙水與生物反應器內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應時間。因此,如果反應器的有效容積爲V(m3),則: HRT=V/Q(其中V是曝氣池池容積;0是曝氣池進水流量)。
相關当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