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名詞都用來描述病毒溶液的滴度:Vp (病毒顆粒)或OPV(光學顆粒單位);GTU(基因轉移單位)或轉導顆粒(BFU即藍點形成單位,與GTU類似); PFU(空斑形成單位);TCID50(50%組織培養感染劑量)。
不同的概念緣于不同的滴度測定方法,這些方法包括2類:物理方法(VP)和生物學方法(GTU、PFU、TCID50)。
(1)測定VP的方法是測定病毒顆粒在260nm處的吸光度(病毒DNA和蛋白的總吸光度中主要爲DNA),1個OD值相當于1.q#X1012個病毒顆粒。用這種方法進行測定在各個實驗室中都較爲穩定,但它不能區分感染性和缺陷性病毒顆粒。因此這種方法只能提供病毒的量,至于質,比如是否含有缺陷性顆粒則沒有考慮在內。
(2)GTU則測定感染後能表達報告基因的細胞數量。這個過程中,病毒將DNA轉人細胞,在一個感染周期結束前立即測定表達報告基因的細胞。如果重組腺病毒含有報告基因如GFP或LacZ等則可以用這種方法進行測定,病毒保存液通常不用這種方法來進行描述。
(3)PFU是測定腺病毒滴度早的標准方法,主要測定單層細胞培養中病毒裂解空斑的形成。空斑形成需要許多個感染周期,得到終結果通常需要三個星期。一般來說,這種方法得到的結果很少能在其它實驗室重複,即使在同一實驗室內,不同技術員操作也很少能得到相同的結果。
(4)TCID50已被用于測定許多種病毒的滴度,但以前並不用于腺病毒。病毒稀釋液與細胞在96孔板進行培養,然後監測每孔是否CPE。TCID50方法相對PFU方法而言有幾個優點,如速度是PFU的2倍.結果更具預料性,在不同操作個體間也更穩定。
所有生物學方法所得到的結果在不同實驗室之間往往有所差異,它主要與病毒感染方法有關。許多因素如加人的病毒儲存液的量、管子的類型、培養的時間、細胞和培養液的量等都會影響結果。
相關当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