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水量與含水率
汙泥中的水可分爲間隙水、毛細結合水、表面粘附水和內部水等四類。間隙水是指被大小汙泥顆粒包圍的水分,約占汙泥中水分的70%,它不與汙泥直接結合,因而容易與汙泥分離,此類水分通過重力濃縮即可顯著減少。毛細結合水是指水在固體顆粒接觸面上由毛細壓力結合,或充滿于固體顆粒本身裂隙中的水分,約占汙泥中水分的判%;此類水的去除需要施以與毛細水表面張力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如離心機的離心力等。表面粘附水是指粘附在汙泥小顆粒表面的水分,此類水分比毛細結合水更難分離,需采用電解質作爲混凝劑進行分離。內部水是指微生物細施內部的水分,去除內部水必須破壞細胞結構,所以使用機械方法難以奏效,可以采用加熱或冷凍等措施將其轉化爲外部水後處理,也可以通過好氧氧化、厭氧消化等微生物分解手段予以去除。
汙泥中所含水分的多少稱爲含水量,通常用含水率表示,即汙泥中所含水分的質量與汙泥總質量之比的百分數。汙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汙泥含水率一般都很高,
初沉池排出的汙泥含水率在 [#]6%~98%左右,化學沉澱汙泥的含水率爲98%左右,.二沉池排出的汙泥含水率常大于99%。汙泥含水率高,體積龐大,難以直接處理和處置,一般都要進行濃縮、消化、脫水處理,脫水後的汙泥含水率通常爲65%~ [#]0%,體積可大爲減少。
當汙泥的含水率相當大時(在65%以上),相對密度接近于1。由于汙泥濃縮過程中固體含量是不變的,因此可以用下式來表示不同含水率的汙泥體積、質量、固體含量的關系:
V{/V2==(100-P2)/(100-P,)=c2/c,
式中h、msl、c,——分別表示含水率爲P,時汙泥的體積、質量及固體質量;
V2,TOj、c2分別表示含水率爲時汙泥的體積、質量及固體質量。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時,.汙泥呈流態,含水率65%~ [#]5%時汙泥呈塑態,低于60%時汙泥則呈固態。汙泥含水率從 [#]9.5%降到95%,體積縮減爲原汙泥的1/10。
2.揮發性固體和灰分:
揮發性固體表示汙泥中所含有機雜質的數量,而灰分則表示汙泥中所含無機雜質的數量。兩者都可以反映汙泥的穩定化程度,一般以汙泥幹重中所占百分比表示。
3.可消化程度
汙泥的可消化程度表示汙泥中揮發性物質被消化分解的百分數。汙泥中的揮發性固體中有一部分是能被微生物消化分解的,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分解的,如纖維素、脂肪類、乙烯類、橡膠制品等。
4.肥分
汙泥的肥分是指其中含有的植物營養素、有機物及腐殖質等,營養素主要指氮、磷、鉀等植物營養成分。
5.有毒物質
工業廢水大多數都含有氰化物、汞、鉛等有毒重金屬或某些難以分解的有毒有機物,當汙泥作爲肥料使用時要注意其重金屬含量應符合國家標准規定。
相關当前產品